English | 中文版 | 手機版 企業(yè)登錄 | 個人登錄 | 郵件訂閱
當前位置 > 首頁 > 技術文章 > 高分辨率成像技術/PEGASOS組織透明化技術聯(lián)用揭示腦血管退化關鍵機制

高分辨率成像技術/PEGASOS組織透明化技術聯(lián)用揭示腦血管退化關鍵機制

瀏覽次數:203 發(fā)布日期:2025-7-30  來源:本站 僅供參考,謝絕轉載,否則責任自負
禮智生物科技為您提供組織透明化一站式科研解決方案,聯(lián)系方式見文末!
光學的迅猛發(fā)展使組織透明化方法迎來了新生,尤其對于復雜組織的研究,比如大腦,肝臟等等血管豐富的區(qū)域,通過透明處理使得神經與血管分布清晰可辨,這為深入探索這些復雜器官的結構與功能關系開辟了全新的途徑。

人腦被譽為“人體最精密的機器”,其高效運轉依賴于血管系統(tǒng)持續(xù)不斷地輸送氧氣和養(yǎng)分。盡管大腦重量僅占體重的2%左右,卻擁有長達700公里的毛細血管網絡,并消耗了全身近20%的氧氣與能量?茖W研究早已發(fā)現,隨著年齡增長,大腦血管密度會逐漸下降,正常人群降幅可達10%至30%,而在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,這一降幅更高達40%至60%。然而,一個關鍵問題仍未得到充分解答:大腦血管的退化究竟如何影響神經元的功能?

最近,北京腦科學與類腦研究所戈鵡平研究員團隊在《自然通訊》(Nature Communications)期刊發(fā)表研究論文“Reduction of neuronal activity mediated by blood-vessel regression in the adult brain”,揭示了腦血管退化可導致神經元活動減弱的現象。

 

 
該研究團隊利用遺傳學方法,用特異性熒光蛋白分別標記了腦中的神經元、膠質細胞、血管內皮細胞及血管周細胞,并結合高分辨雙光子顯微成像技術,對腦內微血管及進行長時程實時成像。通過這一技術對同一腦區(qū)的血管進行長達半年的持續(xù)追蹤成像。
 
視頻1. 黃色標記的是退化的血管
 
通過觀察發(fā)現,成年小鼠中,每周約有0.34%的腦血管會出現自發(fā)性阻塞;若阻塞持續(xù)超過一周,隨后在1-2個月內,這些微血管逐漸退化并消失。隨著時間推移,這些零星的血管消失會逐步累積,推測一年降低可達20%。
 
圖1. 腦中發(fā)現的三種退化血管的形態(tài),紅色三角形指示的是血管周細胞
 
大腦中血管與神經元之間存在著精密而復雜的相互作用,它們相對空間關系的精確評估在常規(guī)顯微鏡下頗具挑戰(zhàn)。該研究巧妙地結合了PEGASOS組織透明化技術與免疫標記策略,創(chuàng)新性地觀察到血管退化后,神經元與其周圍血管的間距顯著增大。這一現象被證實會影響細胞的氧代謝過程及谷氨酸的生成,同時,血管密度的下降亦與神經元活動減弱存在關聯(lián)。上述變化提示,血管退化所引發(fā)的神經元功能改變,可能與高血壓及阿爾茨海默病(AD)的病理生理機制存在潛在聯(lián)系。
 
圖2. 對透明化后的組織進行分析,發(fā)現神經元與血管的距離變遠
 
圖3. 腦血管自發(fā)性退化累積,導致神經元離血管的距離明顯變長,pre-RE, post-RE,退化前后

總結
該研究借助高分辨率長時程成像技術,證實了大腦血管網絡并非靜止不變,而是具備持續(xù)的可塑性,其血管分布會隨年齡增長發(fā)生顯著變化。在成年期,血管密度的緩慢下降主要是由血管退化所驅動。通過組織透明化方法對神經元與血管進行成像建模,研究發(fā)現這種退化現象會增加神經元與毛細血管之間的平均距離,進而降低氧氣擴散效率,導致神經元供氧不足。鑒于神經元對能量供應的高度依賴性,這種氧氣供應的減少使其變得尤為脆弱,最終可能損害神經功能并引發(fā)認知衰退。

該研究不僅深入闡釋了腦血管退化的關鍵過程,同時也從氧代謝的角度,為高血壓及阿爾茨海默。ˋD)的病理生理機制提供了新的解釋視角。
發(fā)布者:禮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電話:18260099904
E-mail:info@leads-tech.com

用戶名: 密碼: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
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 請輸入驗證碼: 8795
Copyright(C) 1998-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:021-64166852;13621656896 E-mail:info@bio-equip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