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研究成果由Patrick Byers、Thomas Kellerer、MiaomiaoLi、Zhifen Chen、Thomas Huser和Thomas Hellerer團隊完成,題為《Super-resolution upgrade for deep tissue imaging featuring simple implementation》,于2025年6月在線發(fā)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。
重要發(fā)現(xiàn)
01核心技術原理
LiL-SIM的創(chuàng)新性設計包含三個關鍵突破:
光路改造:在傳統(tǒng)雙光子顯微鏡光路中添加柱面鏡生成線聚焦照明,通過多夫棱鏡和半波片組成的旋轉模塊實現(xiàn)照明圖案的0°、60°、120°三角度旋轉。多夫棱鏡的機械旋轉角度α可轉化為2α的光場旋轉,確保照明方向精確控制。
光片快門模式(LSS):sCMOS相機的LSS模式將曝光限制在照明線掃描的相鄰7個像素帶(帶寬≈455nm),有效抑制散射熒光背景。與傳統(tǒng)滾動快門(RS)模式相比,LSS在斑馬魚樣本40μm深度處將調制對比度從0.07提升至0.2。
序列線掃描替代干涉條紋:通過步進式掃描單線焦點構建照明圖案(非干涉產生),規(guī)避了生物組織中相位畸變對干涉條紋對比度的干擾。
02分辨率與深度突破深層組織成像:在斑馬魚樣本中,LSS模式將調制對比度維持閾值(>0.1)的成像深度從RS模式的<2μm擴展至56μm。小鼠心肌組織成像中,LiL-SIM在70μm深度清晰分辨出肌動蛋白纖維(間距≈146nm)。
03生物樣本驗證小鼠心肌:70μm深度處仍可分辨肌動纖維網(wǎng)絡,而傳統(tǒng)寬場成像(WiL-2PM)因散射背景無法重建超分辨信息。
創(chuàng)新與亮點
01突破散射組織成像瓶頸
傳統(tǒng)結構光照明顯微鏡(SIM)在深層組織中因熒光散射導致調制對比度急劇下降。LiL-SIM首創(chuàng)將sCMOS相機的LSS模式與雙光子線掃描結合:
LSS的物理屏障作用:僅曝光照明線鄰近區(qū)域,徹底阻斷散射光子污染,使調制對比度在56μm深度仍滿足超分辨重建需求(>0.1)。
雙光子激發(fā)的天然優(yōu)勢:非線性激發(fā)僅聚焦區(qū)域產生信號,規(guī)避熒光回程散射對成像的影響。
02低成本簡易改裝方案靈活的參數(shù)調控:通過掃描電壓調節(jié)圖案間距,支持40×/1.15NA至100×/1.49NA多種物鏡。
03為活體研究開辟新路徑多樣本兼容性:成功應用于植物(松木)、哺乳動物(小鼠心臟)和模式生物(斑馬魚),支持肌動蛋白、細胞核等多種熒光標記。
總結與展望
LiL-SIM技術通過創(chuàng)新性地融合雙光子線掃描照明、光場旋轉與LSS檢測模式,為深層生物組織超分辨成像提供了高性價比解決方案。其核心價值在于:首次在無需復雜自適應光學的條件下,將超分辨成像深度推進至70μm,分辨率達150nm,并兼容常規(guī)熒光標記。
當前技術仍受限于掃描速度(需優(yōu)化多夫棱鏡旋轉延時)和光子效率(低雙光子截面染料受限),未來可通過振鏡K鏡替代棱鏡、平頂光束整形進一步提升性能。該技術有望推動神經(jīng)突觸、腫瘤微環(huán)境等深層動態(tài)過程的研究,為生物醫(yī)學領域提供“平民化”超分辨成像工具。
論文信息Byers P, Kellerer T, Li M, Chen Z, Huser T, Hellerer T. Super-resolution upgrade for deep tissue imaging featuring simple implementation. Nat Commun. 2025 Jun 25;16(1):5386.
DOI:10.1038/s41467-025-60744-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