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nglish | 中文版 | 手機版 企業(yè)登錄 | 個人登錄 | 郵件訂閱
當前位置 > 首頁 > 技術文章 > 免疫細胞的主要類型與功能及作用機制與臨床應用

免疫細胞的主要類型與功能及作用機制與臨床應用

瀏覽次數(shù):32 發(fā)布日期:2025-8-11  來源:本站 僅供參考,謝絕轉載,否則責任自負
免疫細胞是免疫系統(tǒng)的核心組成部分,它們如同體內的 “防御部隊”,負責識別和清除外來病原體(如細菌、病毒)、異常細胞,并維持機體的免疫平衡。以下從分類、功能、臨床應用及研究熱點等方面詳細介紹:

一、免疫細胞的主要類型及功能
免疫系統(tǒng)由先天免疫(非特異性免疫)和適應性免疫(特異性免疫)組成,不同免疫細胞分工協(xié)作,形成復雜的防御網絡:
(一)先天免疫細胞:快速響應的 “第一道防線”
先天免疫細胞能非特異性識別病原體,在感染或損傷發(fā)生后數(shù)分鐘至數(shù)小時內啟動反應:

中性粒細胞
人體最豐富的免疫細胞(占白細胞的 50%-70%),主要通過吞噬作用清除細菌等病原體,壽命僅 6-8 小時,感染時可大量聚集形成膿液。
 
巨噬細胞
由單核細胞分化而來,分布于全身組織,既能吞噬病原體和衰老細胞,又能分泌細胞因子調節(jié)免疫反應,是連接先天免疫和適應性免疫的 “橋梁”。
 
樹突狀細胞(DC) 
被譽為 “免疫哨兵”,能攝取病原體抗原并加工呈遞給 T 細胞,啟動適應性免疫應答,是特異性免疫的 “啟動者”。
 
自然殺傷細胞(NK 細胞)
無需提前致敏即可直接殺傷病毒感染細胞和癌細胞,通過識別 “自我” 分子避免攻擊正常細胞,在抗腫瘤和抗病毒中發(fā)揮關鍵作用。
 
嗜堿性粒細胞與嗜酸性粒細胞
嗜堿性粒細胞參與過敏反應(釋放組胺)和抗寄生蟲免疫;嗜酸性粒細胞主要針對寄生蟲感染,也與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相關。
 
(二)適應性免疫細胞:精準打擊的 “特異性部隊” 
適應性免疫細胞能特異性識別抗原,產生記憶性應答,長期保護機體:
 
T 細胞(胸腺來源) 
按功能分為: 
細胞毒性 T 細胞(CD8⁺ T 細胞):直接識別并殺傷被病原體感染的細胞或癌細胞(通過釋放穿孔素、顆粒酶); 
輔助性 T 細胞(CD4⁺ T 細胞):分泌細胞因子輔助 B 細胞產生抗體、激活細胞毒性 T 細胞,分為 Th1(抗胞內病原體)、Th2(抗寄生蟲、過敏)、Th17(抗炎、自身免疫)等亞型; 
調節(jié)性 T 細胞(Treg):抑制過度免疫反應,維持免疫平衡,防止自身免疫。ㄈ珙愶L濕關節(jié)炎)。
 
B 細胞(骨髓來源) 
在 T 細胞輔助下分化為漿細胞,產生特異性抗體,抗體可中和病原體、激活補體系統(tǒng)或促進吞噬細胞清除目標;部分 B 細胞分化為記憶 B 細胞,當再次接觸相同抗原時快速啟動應答。
 
二、免疫細胞與疾病的關聯(lián) 
免疫細胞功能異常是多種疾病的核心機制:
  1. 免疫缺陷:如 T 細胞或 B 細胞發(fā)育缺陷導致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,或 HIV 感染破壞 CD4⁺ T 細胞引發(fā)的艾滋病,患者易反復感染。 
  2. 自身免疫。好庖呒毎e誤攻擊自身組織,如 T 細胞異常激活導致的多發(fā)性硬化癥(攻擊神經髓鞘)、B 細胞產生自身抗體引發(fā)的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。 
  3. 腫瘤:癌細胞可通過多種機制逃避免疫細胞攻擊,如: 
  4. 下調 MHC 分子,避免被 T 細胞識別; 
  5. 招募 Treg 細胞抑制局部免疫反應; 
  6. 分泌 IL-10 等細胞因子 “麻痹” 免疫細胞。 
  7. 過敏與炎癥:嗜堿性粒細胞、肥大細胞過度釋放組胺引發(fā)過敏性鼻炎、哮喘;巨噬細胞、T 細胞持續(xù)激活導致慢性炎癥(如動脈粥樣硬化、肥胖相關炎癥)。
 
三、免疫細胞技術的臨床應用
基于免疫細胞的治療技術已成為疾病治療的重要突破方向:
(一)免疫細胞療法(針對腫瘤)
CAR-T 細胞療法 
通過基因編輯給患者 T 細胞裝上 “嵌合抗原受體(CAR)”,使其精準識別癌細胞表面抗原,已獲批用于白血病、淋巴瘤等血液腫瘤,部分實體瘤的臨床試驗正在推進。
 
TCR-T 細胞療法
改造 T 細胞的 T 細胞受體(TCR),使其識別癌細胞內的抗原,適用于 CAR-T 難以靶向的實體瘤。
 
NK 細胞療法 
輸注活化的 NK 細胞(如從臍帶血或健康供體獲。,利用其非特異性殺傷能力治療肝癌、黑色素瘤等,副作用較 T 細胞療法更小。
 
樹突狀細胞疫苗 
體外負載腫瘤抗原的 DC 細胞回輸體內,激活患者自身 T 細胞抗腫瘤,已在前列腺癌等領域獲批。
 
(二)免疫細胞在自身免疫病中的應用 
調節(jié)性 T 細胞(Treg)輸注 
擴增患者自身 Treg 細胞后回輸,抑制過度免疫反應,在 1 型糖尿病、系統(tǒng)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試驗中顯示出降低炎癥的效果。
 
巨噬細胞重編程 
將促炎巨噬細胞(M1 型)轉化為抗炎巨噬細胞(M2 型),可緩解類風濕關節(jié)炎、克羅恩病等慢性炎癥。
 
(三)抗感染免疫細胞治療 
過繼性 T 細胞療法 
輸注針對特定病毒的抗原特異性 T 細胞,用于治療免疫缺陷患者的嚴重病毒感染。 

四、研究熱點與挑戰(zhàn) 
個性化免疫細胞治療:結合患者基因、腫瘤微環(huán)境等特征定制療法,提高療效。 
克服免疫抑制微環(huán)境:通過聯(lián)合使用 PD-1 抑制劑等免疫檢查點藥物,解除腫瘤對免疫細胞的 “壓制”,增強細胞療法效果。 
通用型免疫細胞:開發(fā) “現(xiàn)成” 的同種異體細胞(如基因編輯消除排斥相關基因),解決 CAR-T 等療法 “個性化生產” 的成本高、周期長問題。 
安全性優(yōu)化:減少 CAR-T 療法的細胞因子風暴、神經毒性等副作用;降低基因編輯的脫靶風險。
 
總結 
免疫細胞是機體防御系統(tǒng)的核心,其功能異常與腫瘤、自身免疫病、感染等密切相關。隨著基因編輯、細胞工程技術的發(fā)展,免疫細胞療法已從實驗室走向臨床,尤其在腫瘤治療中展現(xiàn)出革命性潛力。但如何提高療效、降低副作用、拓展應用范圍仍是未來研究的關鍵方向。
發(fā)布者:北京百歐博偉生物有限公司
聯(lián)系電話:010-53515223
E-mail:3235759682@qq.com

用戶名: 密碼: 匿名 快速注冊 忘記密碼
評論只代表網友觀點,不代表本站觀點。 請輸入驗證碼: 8795
Copyright(C) 1998-2025 生物器材網 電話:021-64166852;13621656896 E-mail:info@bio-equip.com